港区立乡土历史馆

通过建筑物所具有的历史魅力和展示,学习关于港区的知识

  • 文化空间
  • 1938年竣工的由建筑师内田祥三设计的旧公共卫生院的建筑,与抗震加固和无障碍化等改造工程相结合,改造成展示空间

    1938年竣工的由建筑师内田祥三设计的旧公共卫生院的建筑,与抗震加固和无障碍化等改造工程相结合,改造成展示空间

  • 介绍港区的构成的指导室。展示从建筑物中看到的图案中提取的图案,用白色凹凸表现

    介绍港区的构成的指导室。展示从建筑物中看到的图案中提取的图案,用白色凹凸表现

  • 图案不仅出现在构造上,还出现在信息终端的屏幕上

    图案不仅出现在构造上,还出现在信息终端的屏幕上

  • 评论利用信息终端,对应于展览变化和信息更新。在信息终端的外壳和屏幕上,开发适合主题的模式

    评论利用信息终端,对应于展览变化和信息更新。在信息终端的外壳和屏幕上,开发适合主题的模式

  • 发展性地继承了旧资料馆的“Sawaru展示室”。参观者可以直接接触实物资料的交流室

    发展性地继承了旧资料馆的“Sawaru展示室”。参观者可以直接接触实物资料的交流室

  • 港区立乡土历史馆
  • 介绍港区的构成的指导室。展示从建筑物中看到的图案中提取的图案,用白色凹凸表现
  • 图案不仅出现在构造上,还出现在信息终端的屏幕上
  • 评论利用信息终端,对应于展览变化和信息更新。在信息终端的外壳和屏幕上,开发适合主题的模式
  • 发展性地继承了旧资料馆的“Sawaru展示室”。参观者可以直接接触实物资料的交流室

照片: Forward Stroke inc.

关于结果

案例概要 港区立港乡土资料馆搬迁至哥特式外观的建筑物内,作为乡土历史馆重新开放。常设展示通过3个主题介绍港区的自然、历史、文化。传达港区成立的指导室和通过资料与馆交流的交流室等,成为探索港区、交流的据点。可以接触出土的绳文陶器和鲸鱼的骨骼标本等实物,另外,还可以灵活运用光雕投影和触摸屏进行学习。
课题/主题 保存作为历史建筑物的建筑物。无论谁什么时候来,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发现,邂逅新的魅力,灵活运用了丰富的收藏资料,可以进行替换展示。在小房间相连的建筑物的构造上,展示空间被切碎,使来馆者在不丢失主题的情况下享受展示的空间。
解决方案/实现方案 展览空间被设计成一块画布,让参观者可以回忆起建筑的历史和展览的主题。与主体结构不同,所有装置均为白色,图案源自建筑的主题和展览主题,通过白色凸起和凹陷的表面表达出来。该图案还被用作信息终端和影像的背景图案。在由连续的小房间组成的展厅里,图案的重复成为参观者的路标,也是拓展他们想象力的领域。我们采用了利用ICT的解释系统,使工作人员可以在更换展品等时轻松地自行更新信息。
环境设计 从建筑物本身也作为文化财产保存的观点出发,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现有的建筑。为了保护资料,窗户上安装了窗帘遮光,展示柜全部采用了具有机密性能的AirTite规格。
另外,配合无障碍化的建筑,确保轮椅也能轻松移动的通道。我们还利用数字终端为外国人准备了评论。

基本信息

业主 港区
业务范围 展示策划、创意、设计、制作、施工
项目负责人 展示策划:桥本佑纪、关本佑纪乃
创意、设计:土井弘文、森北纱荣子
库房设计:淡精研究所、一之濑博之、植松美里
制作、施工:井上义行、内山正史、高桥莲
项目管理:田沼晃
获奖信息 “53届日本签名设计奖”关东地区奖
项目地址 日本 东京都
开业日期 2018年11月
网站 https://www.minato-rekishi.com/
标记
土井启郁

创意、设计

土井启郁

从事资料馆、博物馆等的展示空间设计。挖掘农村地区埋藏内容的魅力,升华并作为空间设计传递情感。

主要成就

※实绩介绍中记载的信息是刊登时的信息。之后可能会在没有预告的情况下变更,请事先谅解。